甘肃:公共法律服务“零距离”, 助力各民族共同富裕
党的二十大报告将“乡村振兴”“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,助力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。近年来,肃南县司法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立足职能积极探索,构建立体多维的公共法律服务网格体系,形成了公共法律服务“精、广、新”的肃南模式,为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“三台”共振公共法律服务有形有效一是建强实体平台,建立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8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主线,横向以农民工、残疾人、青少年儿童、妇女、军人军属等8个维权服务工作站为依托,建立起全方位、多角度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格局。完成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全覆盖,配套建立了法律顾问微信群,形成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事务所为主体,各工作站、微信群为延伸的全方位“大法援”工作格局。在全县公共法律服务站发放《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卡》,整理了基层法律服务、法律援助、公证等众多业务事项,涵盖受理条件、申请资料、办理时限等丰富信息,实现“一册在手、服务全有”。二是建好网络平台,建设完善具有肃南县地域特色的“人工智能+法律服务”新型供给方式,为全县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搭建起专业化视频系统,完成远程音视频法律咨询、全业务预约办理等,实现基层法律服务“零距离”。在马蹄乡和祁青工业集中区开展“小律·智能法律服务可视化电话机”试点工作,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一级。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动动手指,就可以在几秒钟内视频连线值班律师,咨询家庭婚姻、财产继承、合同欠款、劳动维权等相关法律问题。随着“小律”的“上岗”,进一步丰富了肃南县线上法治宣传教育手段和法治资源,加强了公共法律服务力量。三是建优人才平台,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实现“全业务”。积极吸纳包括律师、法律服务工作者、专职调解员等多元服务主体,深入开展问卷调查,切实了解服务对象的法律需求内容、服务时间频次、服务点位功能等信息,向服务人员提出建议,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、法律服务。“双管”齐下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利民“有人拖欠我工资,我想申请法律援助。”小安来到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申请法律援助,想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并为小安办理法律援助,维护了他的合法权益。2023年,居民安某家中现漏水现象,在检查完自家水管没有出现破裂问题后,怀疑是楼上邻居妥某家的水管出了问题,于是多次上楼和妥某沟...
2024
-
01
-
17